2024.05.30
成都营商环境的改革
已经进入新阶段
日前,由成都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制定的《成都市惠企*策全生命周期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印发。同时,编制形成了《2024年成都市惠企*策机会清单(首批)(以下简称《机会清单》),并加快推动全市各项*策便捷、高效兑现落实。
惠企*策如何制定实施?
成都发布“操作说明书”
该《办法》出台的目的,是要规范全市惠企*策制定和实施工作,提升*策惠企质效,营造良好*策环境,建设一流营商环境。
该《办法》所称的惠企*策,是指以成都市委市*及其办公厅名义印发或市级部门联合(单独)制定实施,以促进经营主体发展壮大、产业建圈强链为目的,以上级和本级财*资金奖励补贴为支持手段的*策措施。
“调研梳理中我们了解到,目前的惠企*策存在着申报不便利、审核流程多、资金兑现慢等问题。”成都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办法》的出台,就是要从破解问题入手,综合降低企业获取*策成本、提升企业*策享受满意度、促进企业做大做强等三个方面要求,突出惠企*策全生命周期管理,按照惠企*策制定、*策联审、发布推送、申报兑现、评估问效等全流程环节实施管理。
规范管理体现在哪些方面?
成都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举例介绍说,按照《办法》规定,今后全市制定的资金奖补类惠企*策事项都应按照“免申即享”“易申快享”两类进行分类管理。
“免申即享”类事项
指不需要经营主体申报,制定实施部门依据实施细则和业务数据可直接生成符合条件的支持对象名单,主动直接兑现到经营主体的惠企事项。
“易申快享”类事项
指需要经营主体申报,制定实施部门依据实施细则和申报材料进行审批,生成符合条件的支持对象名单,并在承诺兑现时限内兑现的惠企事项。
不同类的惠企*策,有不同的管理办法。对“免申即享”类事项,制定实施部门应按照名单确定、事项审批、推送确认、资金兑现4个环节开展工作。
“限时”是管理环节中的关键词
比如推送确认环节,《办法》规定,制定实施部门应在完成资金分配方案最终审批程序后10个工作日内,依托“蓉易享”平台和线下企业服务体系,向拟支持对象定向推送惠企事项兑现提醒信息,并引导其在“蓉易享”平台对是否接受奖补资金支持的意愿和对收款账户信息进行确认。
在资金兑现环节,制定实施部门应在意愿和信息确认结束后3个工作日内,会同财*部门将资金直接拨付到已完成确认的经营主体账户。
“限时”一词贯穿在整个办法中。
比如,针对调研中发现的实施细则出台晚导致*策落地实施慢的问题,该《办法》明确了*策文件及其实施细则实行同步起草、送审、发布,从制度层面保障*策发布或生效之日起即具备实施条件,促进*策出台后快速落地落实。“制定实施部门应在惠企*策文件印发后10个工作日内,在‘蓉易享’平台进行*策文件、实施细则、惠企事项申报指南同步发布。”成都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说。
此外,针对调研中发现部分*策制定实施和财*预算执行未有效衔接的问题,《办法》要求明确*策制定实施时间计划,及时申报资金预算,形成资金分配方案,促进*策制定实施与预算编制和执行工作环环紧扣。
《办法》还提出了建立惠企*策联审机制,具体由成都市发展改革委会同市城市运行和*务服务办、市财*局、市审计局和相关部门建立惠企*策联审机制,负责开展惠企*策联审工作。惠企*策联审机制应在制定实施部门提交惠企*策联审申请后10个工作日内,形成联审结论。
成都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联审机制的设立,是为了对新惠企*策出台的必要性、制定的规范性、实施可操作性、预算可承载性进行多维度和规范化联合审查,将*策一致性落实到操作层面,避免出现*策分解谬误或合成谬误。
《2024年成都市惠企*策机会清单(首批)》正式发布!
成都市发展改革委在全面分析梳理市本级制定实施惠企*策的基础上,组织市级相关部门梳理汇总2024年市本级惠企*策申报计划,编制形成了《2024年成都市惠企*策机会清单(首批)》(以下简称《机会清单》),逐项明确*策内容、兑现方式、申报渠道、申报时限、联系方式等信息,加快推动全市各项*策便捷、高效兑现落实。
本批《机会清单》共包含137条*策事项,其中奖补类*策事项132条,减免类*策事项3条,权益类1条,资质类1条。
具体来看
从支持领域看
主要涵盖9个行业领域,其中“促进软件和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涉及27条*策事项,“促进新型显示和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分别涉及25条*策事项,“促进高质量就业创业和知识产权保护”涉及18条*策事项,“促进成都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涉及17条*策事项,“促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涉及14条*策事项,其他类*策事项36条。
从申报时间看
本批次惠企*策有67条*策事项将在2024年上半年完成申报,35条*策事项将在2024年下半年完成申报,23条*策事项属于常态化申报,12条*策事项属于免申即享。
从资金额度看
本批次惠企*策预计将兑现资金超17亿元,其中惠企*策资金较多的领域包括促进高质量就业创业和知识产权保护、促进新型显示和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等。